当他们选择海葬时:没有墓碑或牌位。 当他们想念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是看着大海。
红星新闻2023.04.0516:16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海求安全”。 海葬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丧葬方式之一,起源于北欧。 它是一种自然埋葬方式,强调人来自自然,又归于自然。
近日,“福州将奖励已故居民海葬补贴3000元”的话题引发热议。 据了解,海葬补贴适用于参加福州民政局组织的骨灰海葬,且死者生前有福州市户籍的人员。 申请人向福州市殡葬中心申请3000元奖学金。 骨灰海葬补贴申请者可免费参加骨灰海葬告别仪式(2名亲属),骨灰可免费撒在船上海上(2名亲属),并可免费签发海葬证书。
与传统的墓葬和土葬方式相比,海葬更加环保,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不与子孙争夺土地”。 这也让海葬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26年来,福州海上撒骨灰案件总数从4起增加到1500多起,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3月31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出台了推进节约用地生态殡葬的实施意见,自愿选择生态埋葬方式的人们正在迅速增长。 趋势。
今天是清明节,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三位选择海葬的家属。 他们分别为父亲、岳父和叔叔进行了海葬。 以下是他们的自我报告:
“我以前以为海葬就是把骨灰撒到海里,但事实并非如此。”
死者家属李先生:
我的父亲去世得很突然,死因是心源性猝死。 我是山东烟台人,1996年出生,是单亲妈妈,从小就跟着爸爸生活。 后来我就去新疆打工了。 他去世时,我不在乌鲁木齐。 本来我想继续在乌鲁木齐工作,但父亲走后,我要处理很多事情,所以安排好他的海葬后,我决定留在烟台。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葬有些了解。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父亲告诉我,他认为海葬是一个好方法。 我也不算太老了。 父亲突然去世,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觉得海葬比较合适。 我们有城市户口,需要购买墓地。 考虑到墓地不是永久性财产,会有一些后续费用,我们选择海葬以节省开支。 据了解,政府组织的海葬完全免费,每人(限当地户籍)可获得2000元补贴。 当然,如果是单独包租的海葬,成本就太高了。
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从小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不愿意遵守一些传统习俗。 我直接到殡仪馆报名,询问如何海葬,什么时间,如何登记。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让我填写一张表格。
后来我才知道,海葬主要在春秋两季举行。 我父亲于2021年10月1日去世,正好错过了当年的时间,所以只能等到第二年的5月。 期间,骨灰存放在殡仪馆内。 另外,由于受天气和海浪的影响,不可能每天都在海上航行,海葬的时间也不确定。
海葬是习俗改变的一个问题。 不需要准备任何东西,带上身份证就可以了。 这里有一座海葬纪念碑。 可以给纪念碑留下鲜花什么的。 可能和大陆的习俗不一样。 我们从小就没有烧过纸。
与许多人的想象相反,海葬并不意味着将骨灰直接撒入海中。 现在使用的是可生物降解的储罐,是类似于石膏的白色储罐。 它们被放入海中并沉入海底后会慢慢溶解。 海葬前一周,工作人员通知家属前往殡仪馆,将骨灰倒入降解槽中。 当天,家属当场领取骨灰,并随可生物降解罐登上船只。
那天是2022年5月19日,我和阿姨一起去的。 我穿着黑色的衣服,带着网上买的小白花。 我们早上五六点出发,在崆峒岛码头坐船。 上船前,一声哨响。 共有4艘船。 船向北向崆峒岛行驶了一两个小时,大概有几十公里,最后到达一片看不到陆地的海域。 现场主持人举行告别仪式后,大家将装有骨灰的降解槽沉入大海。
或许是因为这件事拖了半年,我心里轻松多了。 在前往海葬的途中,船上的大部分家属都没有哭泣。 大家都比较沉默。 有人聊起家里的事,但声音都比较低。 回来的路上,气氛就跟客轮上一样,很正常,大家有说有笑。
在我的理解中,海葬的好处就是可以断绝很多世俗的烦恼。 清明节不用烧纸、不用搬坟、不用上山磕头。 我姨妈年纪比较大,她认为人死后埋在坟墓里是最好的。 但我有自己的想法。 埋葬既麻烦又昂贵,所以最后决定海葬父亲的是我。
现在,每当我想见父亲时,我都会去启航的码头。 政府有一座海葬纪念碑。 我家距离码头只有3公里,我每周都会经过那里。 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你会发现它们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比如,以前我以为海葬就是把骨灰撒到海里,但去了才发现,那是把降解槽沉入海里。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这污染了海洋环境,但实际上它就像沉积物一样,没有污染。
“公公喜欢海,从现在开始,想你的时候,我们就看看海。”
死者家属吴女士:
死者是我的岳父,我们关系很好。 老先生的思想比较前卫。 他以前也提过这个想法,但我们当时并没有多想。 我和老伴定居大连,老人在内蒙古还有老家。 去年年底,他被诊断出患有胃癌。 老人醒来后告诉我们,他希望我们把他的骨灰撒在黄河里。 因为我们在包头,那里有黄河,但他死的时候是冬天,当时黄河都结冰了。
我和妻子商量,老人肯定想和我们在一起,埋在离我们更近的地方。 我之前就说过想带他来大连,但是没有实现。
于是,我联系了大连殡仪馆,询问有关海葬的情况。 他们给我解释得很详细,并确认如果我有大连户口就可以参加海葬。 听说大连海葬开放报名,我们赶紧报名了。
报名时,工作人员会询问您想什么时候参加活动,并给您报名须知; 他们会在活动开始前一周给您打电话通知您。 一条船上只有四十、五十人,所以亲戚不能超过三个。 大连的第一批是3月18日,但那天是星期六。 如果我去那里,没有人照顾我的孩子,所以我在3月22日报名了。 费用方面,如果你有大连本地户口,则免费; 如果像我们一样有外籍户口的话,需要交1400元,而且都包含了。
登船码头位于大连老虎滩菱角湾码头。 船行驶了不到20分钟,就到达了指定海域,靠近一座风景特殊的岛屿。 我的岳父喜欢钓鱼、大海和爬山。 我和妻子觉得,如果他还活着在天堂,他一定会很满足。
现场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无声仪式。 主持人念出了死者的名字,介绍了他们来自哪里,是先生还是女士,还有一些感人的故事。 仪式结束后,家属们到甲板上亲自将降解罐送到大海,同时将花瓣撒入大海。 甲板相对较高。 作品完成后,如果远远地望向大海,人们会告诉你骨灰撒落的地方是哪片海,也算是对亲人最后的告别。 众人放下降解罐后,飞船绕了一圈,开始返航。
现场有家人在哭,我也流泪了。 看着罐子沉下去,我心里很难过,感觉再也见不到他了。 海很深,给人一种无尽的感觉。 如果是埋葬的话,对面就有一个水泥碑,你会感觉离他很近,但是在海里,你感觉你真的触摸不到他。 海那么大,你不知道他在哪里。
岳父从来没有和我们一起住过,从他生病到我们回来也不过一个半月的时间。 我们觉得很遗憾,因为他一直感觉很好。 所以当他有了这个最后的愿望时,我告诉我的丈夫,无论如何我都会为他实现。 公公去世后,我为他打理一切,从家里办丧事到办理海葬登记,我感到很幸福。 后来我把海葬的视频分享给家里的亲戚,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在岳父最后的日子里,丈夫告诉父亲,从现在开始,当我想你的时候,就看海吧。 因为我们的房子是海景房,所以从窗户就可以看到大海。 我感觉如果以后再去海边,甚至再去老虎滩,我们的心情可能真的会不一样。
我岳父以前去给长辈扫墓的时候,他说没用。 它们是为了向活着的人们展示,给他们一些安慰。 我认为现在人们的想法可能需要改变。 城市土地越来越稀缺,死亡人数却逐年增加,墓地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我和老公也说过,以后老了,我们还是会选择海葬。 我想只要你心里有这个人,比你把他埋在哪里更有用。
“大海更自由、更舒适,人们不再独行。”
死者家属关女士:
死者是我的叔叔。 我们从小就住在一起,关系很好。 我们来自哈尔滨,那里没有海,所以我们去大连参加哈尔滨民政局组织的海葬。 我舅舅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所以他认为海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叔叔于2017年去世,今年举行了海葬仪式。 我们之前也很担心,想过买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墓地。 后来我们认为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 如果我在外地结婚,我们的距离就有点远了,不可能经常回来看他。
当时叔叔的事情对我爸爸的打击很大。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决定海葬是一个好办法。 虽然离海很远,但我们都向往海,都觉得在海里真好。
我今年3月21日和父母一起去的。 早上7点,我们在火车站集合。 登记并领取船票后,我们就乘坐巴士前往码头。 船驶入大海后,主持人向我们介绍了海葬的过程和由来,并宣读了悼词。 哨声吹响三声后,家属开始领取骨灰,将骨灰放入降解槽中,然后在上面放上鲜花。 当工作人员说可以放生时,大家都按照要求将其放入海中。
我看到有白色的降解池,有绿色的,还有像小房子一样的。 有免费的和付费的。 这取决于你的选择。 我心情比较平静,因为这件事我们家里已经讨论了很久,已经想通了。
海葬后续服务很多,民政局会帮忙办丧事、扫地等。 你可以发短信告诉你需要写什么样的便条,工作人员会用可生物降解的纸帮你写好,然后撒在海里。 他们也会录制视频,有的是免费的,有的是付费的,有很多选择。
我觉得海葬挺好的。 当人们参加集体海葬时,他们会感到不那么孤独。 还有人主持仪式、宣读悼词。 东北人非常喜欢看海,觉得海更自由、更舒服。
红星新闻记者任江波实习生胡玲玲李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