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盛顿郊区的阿灵顿国家公墓,一名来自美国陆军第三步兵团(被称为“老卫士”)的士兵在每块墓碑前都插上了一面小旗帜。
阿灵顿国家公墓( )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 , ),毗邻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或写作:The ,The ),与林肯纪念堂一海之隔( )。 河流——阿灵顿公墓位于波托马克河西岸,林肯纪念堂位于河东岸。 两地有桥相连。
从1864年5月13日在这里举行了第一次南方联盟士兵的葬礼开始,阿灵顿公墓开始被用作南北战争期间美国陆军(主要是联邦/联盟军)的军人墓地(基本上不允许战败的南方联盟士兵)被埋在里面)。
阿灵顿公墓的小巷
阿灵顿宫,私人财产
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最高处,有一栋古老的两层黄色房子矗立在那里。 正是南北战争时期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Lee,1807-1870,1829年排名第二)。 西点军校毕业生)从岳父乔治·华盛顿·帕克·卡斯蒂斯那里继承了这座私人宅邸,在内战爆发之前,这座宅邸拥有一个大型玫瑰园和一个拥有大量牛的农场。 卡迪斯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他是美国国父、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1732-1799)的继孙; 他的亲生祖母玛莎·华盛顿( ,1731-1802)于 1759 年去世。她与乔治·华盛顿结婚时,她是一名 25 岁的寡妇,有两个孩子:约翰·帕克·卡斯蒂斯 (John Park ) 和玛莎·帕克·卡斯蒂斯 ( Park )。 由于华盛顿在婚姻期间没有孩子,他将两个继子女视为自己的孩子。 其中,约翰·帕克·卡斯蒂斯成为其继父华盛顿在独立战争期间的得力助手。 不幸的是,就在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时,他因病去世。 此后,他的小儿子乔治·华盛顿·帕克·库迪斯由华盛顿夫妇抚养长大。 卡迪斯只有一个女儿玛丽,李将军是卡迪斯夫人表弟的儿子。 由于两人从小一起玩,长大后两人自然就结婚了。 1831年,当李将军从西点军校毕业并获得中尉军衔三年级时,两人在阿灵顿这座豪华的宅邸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李将军后来于 1852 年至 1855 年间担任西点军校第十任校长。
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
阿灵顿宫。
1955年,美国政府斥资修复了这座古色古香的老宅邸。 房子里的所有装饰都和南北战争前一模一样,被改造成李将军纪念馆——“阿灵顿之家”。 最早的美丽两层建筑是由曾参与美国首都华盛顿整体规划和建设的卡斯蒂斯委托的工程师乔治·海德菲尔德设计建造的。 建设历时15年。 卡斯蒂斯建造这座庄园的目的之一是收集和展示他的继祖父华盛顿总统的遗物。 事实上,不仅这座房子是李将军的私人财产,阿灵顿公墓的整个最早的区域实际上都是李将军家族所有。
阿灵顿公墓因内战而成为公墓
公元1864年,南北战争已进入第四个年头。 由于伤亡人数不断增加,联邦政府(即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面临着阵亡官兵无处可去的问题。埋葬他们。 困境。 于是,联邦政府军需部长(QMG--)C.梅格斯将军(少将)于当年5月13日下令在弗吉尼亚州马克河南岸开设一座新墓地。 位于俯瞰华盛顿特区的高地上,这就是阿灵顿——原本是时任南方邦联军队司令罗伯特·E·李的私人财产,但因战争而被美国联邦政府占领。 到第二年内战结束时,墓地里埋葬了超过 16,000 人。 这不仅解决了联邦政府的困境,也是联邦政府惩罚李将军“叛国”行为的一次尝试。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李将军的耻辱,让李家再也无法收回这片土地。
自1864年阿灵顿公墓开放以来,整个公墓被划分为70个不同的区域。 该区域从原来的 80 公顷扩大了至少三倍——占地 252 公顷(624 英亩)的巨大墓地,埋葬着超过 42 万人(2018 年)。 阿灵顿公墓最初仅用于安息在战争中阵亡的国防单位士兵和公务员,如美国陆军总司令约翰·潘兴将军(John, 1860-1948)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住宿资格也扩大到包括对美国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英雄”、功臣家属、退伍军人等。 例如: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1917-1963)”和他的两个弟弟——罗伯特·肯尼迪(“鲍比”,1925-1968)、爱德华·肯尼迪(摩尔“特德”,1932-2009),以及其他人妻子杰奎琳·瑟古德是美国第一位非裔美国法官。 马歇尔()、民权斗士麦格·埃弗斯(Evers)等死后也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为了纪念被刺杀的肯尼迪总统,美国政府特意在他的墓前点燃了明火。 公园里到处都是树木,花草树木修剪得整整齐齐。 它不依赖中国风水习俗。 整个墓地遵循当地的自然环境。 它排列着白色的墓碑。 它不仅没有中国传统墓地的阴森恐怖,反而看起来像是死者的巨大军事阵型。 它非常强大,令人印象深刻。 壮观。
无名战士,阿灵顿国家公墓
华盛顿阿灵顿国家公墓卫兵换岗仪式
1948 年,哈里·S·杜鲁门总统(Harry S. ,1884-1972 年)发布了第 9981 号行政命令,正式消除美国军队中的种族隔离。 随后,被誉为“哈莱姆地狱战士”的黑人退伍军人斯波特·伍兹(Sport Woods)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埋葬在阿灵顿的黑人是林肯总统的雇员。 美国政府在他的墓碑上特别标注了——“他是公民,不是奴隶”。
“内战”结束后,李将军调往华立大学任教
为期五年的内战(又称美国内战/内战)伤亡人数约61.8万人(包括病死),其中北方损失36万人,南方损失25.8万人; 南北两军共死亡约100人。 万人受伤。 当时美国总人口仅3100万多,其中北部约2200万,南部约900万。 仅北方的死亡人数就几乎与美国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相同(约38万人)。 人〜405,000人)是平等的。 1865年,李将军率领疲惫不堪的南方邦联军队向以格兰特将军(1822-1885,美国第十八任总统)为代表的联邦军队投降。
李将军提出的唯一投降要求就是善待所有南方士兵,并赦免他们,以免他们日后陷入政治困境。 但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并没有要求什么,因为他遭受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和反对,所以直到他去世,李一直没有得到联邦政府的赦免。 直到1975年,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Ford, Jr., 1913-2006)发布赦免令,美国国会才恢复李将军的公民身份。
内战结束后,李将军担任位于弗吉尼亚州中西部尚托诺亚谷 ( ) 列克星敦 () 的“华盛顿与李大学 (And Lee)”的校长。 1870年,他去世后被安葬在校园的李教堂。 教堂的地下室藏有详细的学校历史资料。 对于任何想了解南方历史和李将军生平的人来说,这是必看的地方。 华立大学因其优美的校园风景,在2000年全美艺术类排名中排名第12位。
美国第一所由州政府创办的军事学院——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VMI-,成立于1839年11月11日)就位于隔壁。 与联邦政府旗下的西点军校(1802年3月16日由杰斐逊总统签署,7月4日正式宣布)二战后才开始划分院系不同,这所军事学院是仿照法国工业大学设立的。学校。 学校成立时,人们认为毕业生可能不会将服兵役视为他们的终生职业或唯一选择。
因此,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学生完成一年级的公共课程后,进入二年级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院系。
同样是二战结束后,原本只有科学系和工程系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也合并了文科和历史系。 目前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机械、电机、经济学、历史学等。 、英语、现代语言等11个不同系(学位)。 美国国会于1976年批准所有军事院校招收女性(西点军校同年开放美国军事学院招收女性)。 但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一直拒绝,理由是开放女性招生会打破学校的传统,让管理更加困难。
该校与联邦司法部打了数年的法律战,直到1996年美国最高法院威胁要切断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联邦补贴(即私有化)和国防部取消其ROTC(预备役军官团) )。 培训课程结束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于 1997 年开始招收女性(2001 届)。
华立大学校园风光。
为了尽快消除内战给美国造成的损害,胜利的格兰特将军给予了所有投降的南方邦联士兵应有的尊重:南方邦联军官可以带着手枪或刀剑离开军队,每一位军官和士兵都可以离开军队。士兵们收到了一份由格兰特将军签署的“证书”——证明他们是放下武器的平民,可以自由返回家乡,而不会受到战争法的追究,也不会受到北方邦联的歧视。
美国政府也恪守格兰特将军投降南方军的承诺,多年来确保了每一位投降士兵及其家属的安全和尊严。 战后没有任何士兵或军官被逮捕或监禁,也没有遭受经济困难。 和政治压力,他们都重新获得了普通平民的权力,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 由此,美国恢复了战前正常的法律秩序。
这也是美国文化的伟大之处——胜利者固然值得赞扬,但失败者也令人钦佩; 胜利者值得历史铭记,失败者值得后人铭记。
虽然政治分歧可以通过政治家的大智慧来解决,但普通民众之间因战争而产生的仇恨和对立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
例如,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教育部部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石门水库建设委员会主席等(1886~1964)在其著作《西潮》第九章中写道:“(1908年至1912年;蒋梦麟先生在大学读书期间)加州伯克利分校)……学校里最难忘的人是哲学馆的一位老同事……他是一名军人,在联邦军(Union Army)麾下参加过多次战斗。内战。他喜欢讲述他的童年和内战,尽管内战已经结束很多年了。参加了联邦(南方军),他说经过一场战斗,他发现了一个敌人。 他受伤倒在地上,他正要去救他。 ‘你知道这个人发生了什么事吗? 他立即向我开枪! 他用两只眼睛盯着我,好像我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是的。 我说:“你是做什么的?” 我会当场一枪杀死这头野兽。” 他回答...”
战后,阿灵顿的合法继承人、罗伯特·E·李的长子乔治·华盛顿·卡斯蒂斯·李(李,1832-1913年,以少将身份退役)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联邦政府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侵吞李家族的财产。程序。 私人财产。 这起官司拖了很多年,最终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1882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公民的私有财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包括战时都受法律保护;未经法定程序和合理补偿,政府不得征用私有财产;即使就是叛军首领的私有财产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能随意拿走,因此,联邦政府败诉,阿灵顿必须归还给它原来的主人……”也就是法院命令联邦政府。政府将阿灵顿归还其原来的所有权。 人们。
联邦政府遵守法院命令,将阿灵顿财产归还给李氏家族。 与此同时,鉴于阿灵顿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联邦军事公墓,已经有数千甚至数万座坟墓散布在各个山坡上。 因此联邦政府与李家族谈判,提出以15万美元购买阿灵顿,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天文数字。 面对现实,李家只能接受这笔交易。 此后,联邦政府正式成为阿灵顿的合法拥有者。 1933年,墓地移交给国家公园部管理,后又移交给国防部,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阿灵顿国家公墓。
平均每年约有 450 万游客参观阿灵顿国家公墓; 每周周一至周五每天都会举行20多场葬礼。 在每次葬礼上,七名士兵负责向空中开枪。 由于这是国葬仪式,每具棺材上都覆盖着一面美国国旗。 仪式期间,覆盖棺材的每面旗帜必须在下葬前 1 分 54 秒内折叠。 每次必须折叠总共1分54秒。 13次才能将国旗变成整齐的三角形——而国旗上的星星必须暴露在外界,这样才能交给家人作为纪念。 葬礼最后播放的“ Out”也源于内战。 整首歌是由丹尼尔·巴特菲尔德准将在“半岛战役”期间创作的……
阿灵顿公墓面临土地短缺
然而,自1944年以来,阿灵顿国家公墓就面临着空间不足的问题。 预计未来几年将无处埋葬。 2010年的统计显示,估计仍可容纳约14,000人。 为了增加容量,每座墓室的尺寸由宽2米、长3米缩小到宽1.5米、长3米。 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采用多层埋葬方式,将死者及其亲属分层埋葬。 甚至墓地的墙壁也成为了那些选择火葬的人的藏骨塔。 然而,预计每年将有7000名新人被埋,所以最后的手段只能是缩小埋葬资格。 负责管理该墓地的美国陆军部表示,正在认真考虑大幅提高阿灵顿的埋葬标准,并且只向在战斗中阵亡的人开放。 而那些被授予美国最高军事荣誉荣誉勋章的人们,也永远长眠于此。
军方目前正在就此问题进行民意调查,并希望在2018年秋季正式提出法案。然而此举自然引发了军方的强烈反对。
拥有170万退役退伍军人的美国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VFW-of Wars)副会长约翰·托尔斯(John Toles)直言不讳地批评军方的提议“违背了承诺”。
陆军提出的埋葬资格相当于将许多现役或退役军人排除在墓地之外。 他们为国家奋斗了半辈子,死后等待的荣耀也将化为乌有。 为此,联邦政府近年来多次征用附近多块土地。 然而,通过如此多的努力,预计到2060年甚至2043年,阿灵顿国家公墓将面临墓地空间不足的问题。然而,管理超过40万个坟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时有墓碑错放的报道或遗骸。
阿灵顿国家公墓接受埋葬的条件是:死者生前必须在军队服役,并且是正常退伍或阵亡。 没有服过兵役的美国人可以安葬于此,军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除外。 只有美国总统可以破例。 这里埋葬的普通士兵比政要和将军还要多。 目前,美国有168个国家公墓。 联邦政府管辖的国家公墓分为四种管理制度:
(1) 退伍军人事务部 (the of the of ) 共管理 128 个墓地;
(2)国防部(陆军)管理两处墓地,一处是:“阿灵顿国家公墓”,另一处是“美国士兵和飞行员之家国家公墓”。 前者除了埋葬士兵外,还埋葬民兵和国家重要领导人;
(3) 国家公园管理局(Park;NPS)管理 14 个墓地。 这些墓地大多与美国历史有关,因此与废墟或古代战场结合在一起。
(4) 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下称“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管理着24个海外美军墓地。 从规模来看,阿灵顿国家公墓(公墓)排名第二,但最知名、最大的国家公墓是建于1965年的“休斯顿国家公墓(公墓)”,占地近420英亩。
1971年,为了方便人们纪念战争英雄,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将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国殇日。 公元2000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国家阵亡将士时刻法案》,指定东部时间下午3点为“国家阵亡将士时刻”。 希望人们暂停一切工作,为阵亡的效忠者默哀一分钟。 。
经过长期的教育训练,美国人的爱国情绪每到“国家阵亡将士纪念日”都会高涨:除了政府部门下半旗、军人公墓插上美国国旗外,普通老百姓也会自发去公墓悼念鲜花和哀悼。 成功者也会将国旗挂在自家门窗上,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支持。
一名荣誉士兵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折叠完成的美国国旗。
阿灵顿公墓陈纳德将军墓碑的正面。
飞虎队徽章刻在阿灵顿公墓陈纳德将军墓碑的侧面。
阿灵顿公墓陈纳德将军墓碑的背面
上图是阿灵顿公墓陈纳德将军的墓碑。 背面用中文书写“陈纳德将军墓”。 这是阿灵顿公墓中唯一刻有汉字的墓碑。
“无名烈士墓”
上图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国家献出生命的“无名烈士墓(美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