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皇陵,最著名的就是南京的明孝陵和北京的明十三陵。
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安葬之地; 明十三陵是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的地方,明朝以后的皇帝大多埋葬于此。
文章图片
▲明孝陵平面图
这与历朝历代皇陵的布局一样,大多分布在都城周边的郊区。 不过,明朝也有一座比较特殊的皇陵,位于湖北钟祥。 奇怪的是,明朝从未在此建都,为何会有皇陵呢?
文章图片
▲十三陵
这还得从明武宗朱厚照说起。 朱厚照小时候很聪明。 然而,成年后的朱厚照继承皇位后却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只知声色的朱厚照在大太监刘瑾的指导下,亲手建造了“豹房”。 后来朱厚照病逝于此。
文章图片
朱厚照去世时年仅31岁。 他只玩了一辈子。 他连儿子都没有,也没有指定继承人。
既然如此,就不得不考虑“兄弟地久天长”的续约模式,但朱厚照的父亲也去世了。 有朱厚照作为唯一的儿子,纯正的皇家血统似乎基本无从谈起。
文章图片
▲今日湖北钟祥街景
那么接下来我该找谁呢? 朱元璋当时定下规矩:如果没有嫡系,或者没有嫡系,则任命皇帝的堂弟;如果没有嫡系,则任命皇帝的堂兄;如果没有直系后裔,则任命皇帝的堂弟。 如果仍然没有直系后裔,则任命皇帝的堂兄。
因此,当时还在湖北“玩泥巴”的朱厚熜有幸以先帝堂弟的身份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嘉靖皇帝。
当然,之所以立他为皇帝,张太后和内阁大臣杨廷和也考虑到了一个重要因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太子朱由齐已经去世,嘉靖皇帝可以很容易控制。
然而嘉靖皇帝的聪明程度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跟随他的人没有一个比嘉靖帝更聪明的。
文章图片
▲嘉靖皇帝画像
嘉靖帝登基后,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人,而不是摇号得帝位的人,就开始了一系列的鎏金工序。 他想立他死去的父亲为皇帝,并邀请他加入自己的行列。 太庙接受了后世皇帝的祭祀。
满朝文武百官当然不同意,于是嘉靖帝就与他打了三年的仗。
文章图片
朱棣之所以被称为“明成祖”,是嘉靖皇帝改变的。 此前,朱棣死后被称为“明太宗”,至今已被称为“明太宗”一百多年。
嘉靖皇帝这样做,是为了将朱棣从“宗”晋升为“祖”,腾出一个“宗”的职位给他的父亲使用。
最终嘉靖皇帝获胜,将其父兴献太子朱友齐封为“明睿宗”。
文章图片
▲明明
【明朝从未在湖北建都,为何湖北钟祥有明皇陵? 】同时,湖北钟祥兴献王朱由墓也升格为皇陵,史称“明陵”。 经过嘉靖年间的几次重大整修,明十三陵成为明代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