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我们的服务理念:
1、客户第一,服务为先。
2、尊重承诺,恪守诚信。
3、四星标准:细心、用心、热心、爱心。
4、从细节做起,让客户满意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上海华人对传统墓地的反思
添加时间:2016-04-08  浏览次数:2004 次

中国传统墓地不利于近代市政建设的开展,确实有改革的必要。租界公墓的兴起则为华界公墓的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在此形势下,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墓地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同时规划新式公墓体制,为近代上海华人公墓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土地资源的浪费


中国人长期以农业立国,对土地有着深深地眷念,在丧葬上表现为对土葬的偏爱。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人们认为死后埋葬于土地之中,是灵魂得以安息的最好方法,即“入土为安”,土葬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埋葬方式。但中国古代的墓葬没有统一规划,乱葬滥葬现象比较严重。有人对此进行了讥讽:“私墓制度,在我国行之很古,但皆任私人经营,穴之深浅、坟之高低,地点之高低、地点之是否适宜,悉任自便,鲜有注意及此者。此类多为私墓,为我国旧时最通行之墓制,累累青坏,到处可遇,若计以数,恐较四万万生存之国民数为尤黔,谑者喻‘民国’为‘墓国’,实非过论。


中国传统的墓葬制度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时人对此认识深刻:“中国人稠地宅,尺土寸金,江浙膏腆,尤为可宝。而居民每筑一墓,需地数分至数亩不等,此犹指寻常葬户言耳。若夫达官贵绅,豪商巨族,遍栽树木,广浚沟渠,绰楔崇闲,墓门幽邃,是则需地之多,竟有非数十亩或百余亩不可者,从此广田自荒,不耕不凿,坐是地失其利,人耗其材,可慨孰甚于此。假令一邑之中,添筑此等新墓一二,所寻常之墓百余所,己须耗地数十亩或百余亩。一邑如是,他邑未必不然;一年如是,积数十年以至百年,恐四乡几有墓满之患,而寂、麦、禾、麻、树艺岁减,菜、蔬、瓜、果,种植有妨,保无有食物奇昂、农工气沮之一日。呜呼!以纷营奄岁之故,而此风不杀,忍令坏中枯骨贻累后世生民,魂魄有知能无抱憾?


 


因此,从民族国家利益出发,人们呼吁改革传统的丧葬方式和墓葬制度,提出将私有坟墓改为公墓,具体措施主要有:“地方市政局画出一定田地,为公共坟场,人民不得自由营葬,;“每一坟莹,占地须有一定面积,由市政局适宜规定之,不得任意多占地亩”;并且公墓土地可循环利用,‘坟莹丛葬,达一定之数,即不许再葬,最后之墓如过百年,即一律填平,以该地另作他用。;


为减少墓制改革的阻力,有识之士主张推行渐进式的变革:“先自一家始,由明达者陈述利害,晓以大义,乃推而至于一族一姓,以迄一乡一邑”;并组织公墓联合会“公同叙议进行事项,若购买坟墓,选择地址,与夫种种费用之负担是也。


墓型展示
 

网站说明 

版权所有 上海恩祥殡葬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公墓网 Copyright(C)2014 沪ICP备2023012190号-5

特色服务 

咨询、电脑查询
电动车导购(非高峰期)
一年期骨灰盒临时寄存
描字用的毛笔和油漆


首页 | 园区简介 | 墓型展示 | 园区环境 | 购墓须知 | 预约看暮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6 上海恩祥殡葬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公墓网
返回主站 联系我们 园区介绍 墓式介绍 园区风景 风水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