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最忌讳死时不落家,因为他们认为不在家死的人就不是家里的鬼,只能在野外游荡,成为孤魂饿鬼。不在家死的人,不能将尸体运回家中,举丧时只能在野外临时搭个茅棚,草草殡葬。他们中如果是属于跌崖、溺水、雷劈、车祸、抢伤、刀砍等“凶死”的,被认为是最凶恶的鬼魂,入睑时要将手脚捆起,脸上盖住一块瓦,使死者的鬼魂被捆住,黑暗不见光亮,无法出来作祟。有些地方还请巫师在死者墓前活生生地将狗或鸡的头砍下来,举行“砍伤”仪式以“隔伤”,以保证后代的安宁。凶死者入葬后,设若经巫师指点,知道这类死者的鬼魂仍能够出来祸害人,就用挑木桩钉在他们的墓上。桃术镇鬼,用桃木钉墓,就是将墓中的鬼魂钉住。这类死者,一般不捡骨重葬,但如果他们已经结婚生子,可以在道公的指导下捡骨重葬,然后由道公设道场打蘸,做 ’上刀山”、“过火海”的仪式,将其鬼魂引渡入屋,让他们加入到祖先鬼的行列里去。不过,在一些偏僻的壮族地区,凡是在住家之外死亡的,不论是何种情况,何种死法,一律不加区别地草草掩埋,不捡骨重葬,不请道公引渡,不扫墓;年节祭祀,子孙只在屋门之外供祭。
在家死的人,有两种人的死与一般人的殡葬方法不同,一是11岁下小孩,二是孕妇难产。
11岁以下的小孩,壮族认为他们还不完金是家里的人,所以他们死时只用烂草席卷起放在泥箕里乘黑夜拿到荒坡__匕去埋葬。埋时,用一碗饭和一个熟鸡蛋与尸体放在一起,使他有饭可吃,不致到处去乞讨。埋好后,在_上面盖着泥箕或簸箕,称为用“天罗地网”罩住,不让他的鬼魂出来祸害弟妹们。为了防止这些小鬼魂出来作祟,有些地方的壮族还故意弄折尸体的手或脚;有些地方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了,用麻袋装着尸体挂在树上,使他幼稚的鬼魂上不已天下不着地,无法出来为害。又壮族俗语有“生时别欺人,小心死后埋在芭蕉根”和“芭蕉根下无活鬼”的说法,所以有些地方又将死孩埋在芭蕉根下。11岁以下小孩死了,不捡骨重葬,都是实行“一次葬”,也不请道公作什么仪式。如果有人小孩死了以后,家里的弟妹不是多病,就是屡生屡死,那要请道公来打礁,目的一是禁止死孩的鬼魂入屋,二是镇住死孩的鬼魂,不让他随处飘荡。有的地方,还要请道公来,用纸写上该死孩的生辰八字,卷起装入竹筒里,密封好,埋到他的坟前,念上咒语,划上符,将他的鬼魂永远禁锢起来。
孕妇难产死者,称为“tai' da :gyp'tu}z"(身湿死者)。壮族认为她们是有所望而无所得,费志没地,长怀不已,留恋儿女,妒忌活人,而且她们因水湿身而死,陷于水中不能自拔,艰难困苦,对于活着的人的报复心尤其强烈,所以人们对她们的鬼魂深怀其惧,惊恐殊常。按照壮族习俗,扛抬灵魂出去埋葬的一般都是比死者小一辈的青壮年人,可是有些地方的青壮年刚一听说要抬难产死者出去埋葬已经出气不匀嘴皮哆嗦了,只好破例由五十岁以上的人来承担其事。为了防止此类死者的鬼魂出来祸害他人,人们除请道公作各种法事外,还使用种种方法来禁锢死者的鬼魂。有的地方入睑时,人们将烘熟了的黄豆或芝麻种子放入棺材,请道公作法禁住死者的鬼魂,许诺她们若是能够将黄豆(或芝麻)种子培育出新芽来,就可以解禁。这样,难产死者的鬼魂希冀“解禁”,就一心忙于育种,无心出来作祟了。有的地方特地在墓地笼放一只鸭子,用鸭将死者的鬼魂渡到其它地方去,不在本地作祟;有的地方针对妇女勤洗涤勤纺勤种的特点,在死者墓地架起凉衣架,摆上纺车,在墓上播下菜种,让死者的鬼魂忙于做家务事,无暇去作祟他人;有的地方入硷时以瓦罩住脸部,抬去埋葬时在村边东转西绕,让死者鬼魂辨不清返家之路;有的地方干脆在死者墓顶上种芭蕉,镇住其鬼魂,等等。防范措施是否生效?许多地方又在死者坟前举行“砍蕉“仪式以验证:安葬完毕,道公在死者墓前种下一根芭蕉,摆立一只小狗(或小猪)。道公口念咒语,先挥刀砍下小狗(或小猪)的头供祭死者,又挥刀将芭蕉树拦腰砍断,过三天后去验看芭蕉断干的情况,假如芭蕉树刀切面没有抽心冒芽,说明死者鬼魂无心与活着的人纠缠,预后良好:否则就意味着死者报复之心未泯,种种预防措施并不奏效,以后家族中还不断有孕中死难的人,必须请道公来采取新的预防措施。孕中死者,过去是没有留存子女的不捡骨霓葬,有儿女的要捡骨重葬,但需请道公来给死者做“过火炼”的仪式,否则死者的鬼魂就不能成为家鬼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