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回声》剧情简介:一转眼,伊木哥哥已经离开六年多了。 他带走了生前的苍凉和死后的凄凉。 他只留下了《十月》出版的《春雪》和《初恋的回声》,以及尚未被读者看到的百万字以上的手稿。 苦难而廉洁的生活。 今年1月中旬,于一木的好友邢孔荣先生来信告诉我,他已将于一木的骨灰盒从西宁搬回老家上海。 根据江南冬至埋郁一木的民俗,安葬于城郊嘉定长安墓地向24B区11排6号墓。 于一木是笔名。 他的真名是徐福堂,所以墓碑上刻着“徐福堂之墓”五个罕见的大字。
上海是余一木接受启蒙教育的故乡。 这座东方大都市最早接受西方文明,从事现代出版,翻译传播《圣经》和《共产党宣言》。 就像他生前所热爱的法国巴黎一样,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和工作过许多文化巨人、作家、艺术家; 就像纽约之于美国一样,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现代文明的发祥地。 像余一木这样的人才,只能诞生在上海。 长江流入浩瀚东海的地方,应该是他终于获得自由的灵魂最理想的安息之地。
作为一个后来去世的人,我不禁想起了《心道之恋的回声》最后一部已故好友写的情节——男主周冰搬初恋情人的棺材时梅艳到上海虹桥公墓,他在她的新墓碑上刻下了两行遗憾的话语:“我会去找你,但你永远不会回来……”从事编辑、写作和翻译工作近50年我一生中,见过数百位作家,但像于一木这样才华横溢、文学基础如此深厚、学识如此渊博、精通如此多的外语、经历如此坎坷的人却很少见。 ,但在逆境中不迎合强权,坚持真理,坚信未来,坚守艺术良心,始终保持高尚而超然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