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刚认为,他的继任者曹丕并没有遵循曹操的遗愿。 《晋书》还记载“魏武葬高陵,司宜翰筑陵寝,建祀堂”,可见曹操高陵历史上是有建筑的。
他说,这种情况历史上也出现过。 “西汉时期就是这样,有些皇帝要求薄葬,但初步考古表明,这些都不是薄葬。”
曹操墓出土一块瓦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截图
高陵曹操墓发掘队队长潘伟斌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他曾对媒体表示,“不封、无树”的真正含义是地面不封土,即没有坟堆、没有石碑,与地面上的建筑物无关。
事实上,2010年的一篇文章指出,此前对曹操高陵的发掘“没有发现墓室内有封土,这符合曹操命令‘不封不树’的要求”。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目前曹操高陵的考古成果与历史记载并不矛盾。
资料图:曹操墓四个角有尖顶。潘伟斌供图
此外,这次发掘简报还表明,曹操的高陵墓地是被故意破坏的。 “整个墓地只剩下裸露在外的墙体和相关建筑的基槽和柱基,地面以上的部分都没有了,基槽和柱基的表面都比较平坦。”
周立刚推测,这一现象反映出墓地并非自然废弃或被报复性破坏,而可能与曹丕的“毁陵”活动有关。
曹丕为何要“毁陵”? 文献记载,黄初三年,魏文帝曹丕以古礼“古不祭坟,皆祭祀”为由,下旨毁掉“高陵上的宫室”。在寺庙举行”。
航拍曹操墓(上、北、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截图
但《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史研究》认为,这只是一个借口。 主要原因是“还是担心日后权力更迭后,坟墓会被挖掘”。
陵墓被“毁”的同年,魏文帝曹丕修建了寿禄陵,并下旨亲自制定了“终制”。 《三国志》记载,曹丕见“汉族坟墓尽被挖掘”,于是决定“因山为陵,无树可封,无宫可寝,无园可筑”。 ,也没有通向诸神的道路……因此,我在这座山上扎营时不会吃它们。” 地,以致夷朝之后,无人不知其所在。”
影视作品中的曹操形象。
与父亲曹操一样,曹丕生前也要求轻葬。 当然,他说得更清楚了——不仅“没有封印,没有树木”,而且也没有寝殿、花园、神道。
周立刚还告诉记者,在曹操墓之前,东汉诸侯王都没有发现过墓地遗迹。 “所以曹操高陵的发现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