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嘉靖三十一年始撰。 明万历六年,历经27年,三次修改完成。 由于编撰时间长、规模大,《纲目》书由其父及其弟子庞路门共同撰写,次子建元绘图并书写。 可以说是李时珍领导的集体作品。
李时珍借用朱熹《通鉴纲目》之名,将此书命名为《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16篇,52卷,约190万字。 书中收录了各药师采集的1518种药物。 这部巨著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补充了不足,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学著作。 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以来沿袭了千余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制度,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 、谷物、葡萄干、水果、木材和器皿。 共有衣、虫、鳞、媒、鸟、兽、人等16个部分,60个类别。 每个药品标签被重命名为“帮”,物品列在“帮”下。 轮廓清晰。 书中还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药物的知识。 描述非常详细,丰富了草药知识。
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家乡蕲州市东南美丽的玉湖畔修缮了一座坟墓,并建有“李时珍墓园”。 “ 被建。 陵园由本草陈列室、纪念陈列、药馆、草药园、陵园五部分组成。 1982年被定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毁了中医”吗?
《本草纲目》的意思是“索引”,所以《本草纲目》更像是植物索引。 中医一般读《神农百草经》。
李时珍的本意是收集当时存在的所有药法和一些民间偏方,只记录下来,以免完全失传。 至于这药的功效,他本人还没有验证过。 后人也认可《本草纲目》的全面多样,从未将《本草纲目》作为学习中医的教材。
李克老先生认识到《本草纲目》中流传的一些药方是错误的,如:用污水坑里的泥阴干,磨成粉末,加水调和使用。热敷治疗背部各种恶疮。 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吧。 先不说有没有用。 就看你敢不敢用吧! 同时,李时珍没有考虑到不同朝代的度量衡不同,所以这种病根本治不了或者效果很差。 因此,李克认为李时珍是“毁坏中医药的罪魁祸首之一”。
注:李克,老中医,1930年出生,山西省灵石县人。 2013年2月7日在山西病逝,享年83岁。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文科。 他在逆境中学医,通过省统一考试,获得中医学士学位。 曾任灵石县中医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山西分会委员、《中医研究》特约编委、香港中医学会医学顾问等职。孔《中医报》,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特约研究员。